行业 废品店利润下降,曾有1500家店如今剩200家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回收拆解废弃电器业产品170万吨,产出率98.2%,经济价值达到49.5亿元。然而,记者在探访废旧家电回收去向时了解到,目前长沙废旧物资回收店的数量大幅减少,现在仅剩下200多家。而且,有资质的废旧家电拆解企业也面临回收难、资金运转困难等一系列的难题。



调查 利润下降,长沙废品店锐减


  8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老李转卖彩电的竹山园废品回收站,发现近20平方米的站点内摆满了塑料和一些旧家电,闲得无聊的老板娘正在梳妆。

  “开了十多年了,现在连孩子读书都供不起了,老公早就改行到工地做临时工了。”聊到生意,老板娘有些抱怨。

  “感觉生意一年不如一年,现在好多废品店都关门了。”老板娘望着户外骄阳,语气有些低沉。

  “确实有很多关闭了,目前长沙废旧物资回收店只剩下200多家。,2009年前后,高峰时长沙有废旧物资回收店超1500家。

  据了解,导致众多废旧物资回收店关门潮的原因,还是利润下滑严重。毛家桥巷内再生资源回收站的刘老板从事这一行当已有多年,“原来1毛钱收三个塑料瓶,现在可收六个,你说还有什么搞头。”

  利润下降,可房租、人工等日常支出却逐年增加。难以维系的老板们只能改行或关门歇业。

  在调查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回收店对到店的废旧家电进行简单拆解或送到个体小作坊拆解,大部分转卖到二手家电市场,利润空间可想而知。“人只这么几个,哪有精力作精细拆解。”刘老板坦言。

  其实,废旧家电具有巨大的隐形财富。数据显示,2012-2015年国内回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将近2亿台,拆解处理了1.95亿台。其中,2015年总共拆解了废弃电器业产品170万吨,产出率高达98.2%。

  除了废品站和个体小作坊,很多企业也看中了这一块蛋糕,一些专业进行拆解的企业应运而生。在湖南就有4家这样的企业。“去年我省理论上产生的废旧‘四机一脑’数量大约有200万台,而这四家企业的拆解量大约有400万台,他们消化了我省大部分的废旧家电。”周儆说。

  然而, 这些有资质的正规拆解企业也遇到了难题。株洲凯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湖南四家有资质的拆解企业之一,其年拆解量在80万台左右。该公司的新业务拓展部部长李俊深有感触,“拆解的报废家电量越来越多,但赚钱越来越少。”

问题  拆得越多,企业垫资越多


  “目前一台废旧大家电的回收价在80元左右,管理及拆解成本25元,总支出成本大概有105元。拆解一台家电大概能产生35元左右的价值,再加上国家75元左右的基金补贴,每台家电的利润大概在5元以上。”李俊算了一笔账。

  但这也只是理想情况下的账本。

  “我们去年三四季度的拆解补贴款到现在还没有到位,所以企业就一直在垫资。”李俊说。

  李俊介绍,一台家电垫付75元的基金补贴,除去35元的拆解价值,年拆解量在100万台的企业需要垫资4000万元左右。“此外,企业都还会有一些库存,基本垫资额会在4000万到5000万左右。”

  “现在有三座大山压在我们拆解企业的头上,第一座大山便是大宗商品的价格持续下降。第二回收的价格不断攀升。第三废旧家电随着这几年的大量拆解,量逐渐减少。”湖南万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军表示。

溯源   症结何在?


  回收体系不完善

  废旧家电回收报废的症结到底何在呢?

  周儆介绍,我国基金补贴政策偏向于对拆解企业的管理和补贴,但并未对前端的废品站等流通环节设置一定的门槛或者要求。所以走街串巷可以收,三台两台也可以收,回收价格也难以控制。

  而且,国内基金补贴的政策模式借鉴于国外。但是,国外是生产者责任制的延伸和消费者责任制的延伸,不仅生产商,消费者也要出钱处理使用过的废旧家电。而在国内尚缺消费责任制,居民对废旧家电的处理就是销售,且谁出价高就卖给谁。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回收企业的性质是国营,它们有一套完整的体系。现在的回收企业是民营,其根本属性是逐利,大利大收,小利小收,无利不收。所以到目前为止,国内的回收体系一直不完善。”周儆表示。

建议 转型升级  自建回收渠道

  周军表示,面对目前回收难的现状,企业需要在前端做深做精,自建回收渠道体系,加大回收力度。

  “回收体系不健全,制约了省内很多废旧电器拆解企业的发展。前两年,公司拆解的废旧电器里,10台里有1到2台是自有渠道回收的,现在这个比例已经提高到了7—8台。这样一来,就可以把产业链进行一个生态的前移。一方面减少流通环节,避免黄牛党抬价,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家电的品质。”周军表示。

  省家用电器行业商会会长唐铷勤则认为,可建立一个家用电器产品的租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就完成产品的销售—预订—安装—维修(—转租)—回收—拆解—报废全流程,实现电子产品从出厂到报废的全部一体化。这样既便于保证对产品的全程把控,又可减少流通环节,节省成本。此外,租赁的形式也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重复使用率,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再生资源“互联网+”创新之路》

    这是一本探索再生资源行业模式创新、启发您的互联网思维的实战案例论文集。近日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编,中国工信出版集团、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不仅阐述了“互联网+回收”“互联网+产业园区”“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理论依据,而且以再生资源企业为实战案例,剖析了企业构建互联网+各种平台的运营技巧,以及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为客户和社会提供增值服务的方法,对相关企业探索“互联网+再生资源”的模式及路径具有指导意义。本书适合再生资源行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环保行业人士、政府主管部门官员、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