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往事】许昌这个地方埋葬曹操女儿,如今成江北有色金属第一镇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长葛市大周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明朝初期,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徙而来的周氏兄弟在此繁衍生息,围宅筑墙,该地也因此得名大墙周。改革开放后,大墙周人推倒思想上的“大墙”,纷纷走上创业之路。数十年间,该地逐渐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有色金属之乡”和 “中州名镇”。本期的《许昌往事》,记者走进大周镇,探寻其从穷乡僻壤到遍地是“金”的历史。

1995年大墙周乡更名为大周镇

大周镇主街上的牌坊。许昌晨报记者 黄增瑞 摄

2月2日,记者驱车来到大周镇。“大周镇位于长葛市东北部,是郑州、许昌、开封三市交界处。全镇辖35个行政村,总人口7.3万多人。”今年70岁的朱广恩说。这里有曹操在官渡之战时埋葬其女儿的胭脂岭等古迹。,大墙周曾先后设区、人民公社和乡。1995年10月,大墙周乡撤乡建镇,更名为大周镇。

双洎河绕镇而过,镇区三面临水

双洎河。资料图片

“以前的大周镇是比较贫穷的。大周镇水资源丰富,发源于登封市的双洎河围着大周镇镇区绕了一个弯,镇区三面临水。”朱广恩说,他小时候,双洎河河水十分清澈,小孩子经常和大人一起在河里摸鱼捉虾。20世纪中叶,双洎河上还有商船通过。1958年,全国掀起大搞水利工程建设的热潮,双洎河上建了一座佛耳岗水库,消弭了洪水。

历史上,商业基础较好

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资料图片

在大周镇商业发展史上,曾出现了长葛绒加工业、蜂产品加工业等,商业基础较好。据《长葛文史资料》记载,1914年,大周人张居宽改进了当时长葛绒的制作工艺。其制作的产品供不应求。1915年3月,在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长葛绒获得银质奖,为祖国赢得了声誉。

从收破烂起步,在废旧金属里“淘金”

废旧金属回收企业里,工人在厂院里用挤压机压实废旧铝材。许昌晨报记者 黄增瑞 摄

改革开放初期,东朱庄村原党支部书记朱石妮,带领村民骑着自行车,或拉着架子车,在周边村庄收购废旧有色金属,将这些废品分解、加工后,再卖到县城或许昌,从中赚取差价。他们将收购来的废旧金属一部分卖到温州等地,另一部分在村里进行冶炼。

发展迅速,曾经历环境污染之痛

大周镇区原来的国营农机门市部。许昌晨报记者 黄增瑞 摄

1987年,一些温州人看好大周镇收购废旧金属的优势,发动村民收购不锈钢废旧品。当时赵庄以收购铜为主,尚庄以收购不锈钢为主,而小谢庄以收购铝为主。长期粗放式发展令大周镇“家家点火,户户冒烟”,“小、散、乱”问题突出,加上个体经营者没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完善的管理体系,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突出。

长葛绒加工业式微,蜂产品加工业获得长足发展

大周镇。资料图片

1947年年底,张居宽创办的“和盛泰”刷绒厂因为种种问题而关闭。此后,长葛绒加工业在大周镇由于各种原因式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周镇的蜂产品加工业则越来越红火。1994年,大周镇和尚杨村建起了河南省维康蜂业有限公司。经过20年的开拓、发展,该公司现已发展成国内较具规模的集蜜源基地、收购、研发、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蜂产品企业。

蜂产品加工业成为大周镇的支柱产业

蜂产品。资料图片

1996年至2006年,生产长葛绒的厂家因成本增加和化纤产品冲击而停产。蜂产品加工业在该镇发展迅速,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21世纪初,大周镇的蜂业进入快速高效的发展阶段,蜂产品生产加工规模逐年扩大。如今,这些蜂产品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以互联网为平台,把蜂产品销售到国内外。

持续发展,成为“江北有色金属第一镇”

大周镇老街,该镇的大部分有色金属生产企业都曾在此设厂。许昌晨报记者 黄增瑞 摄

长葛瑞佳铝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薛超峰是大周镇赵庄村人。2000年,他回乡办厂。如今,他的企业主要从事铝材加工、铝合金门窗生产等业务。2017年,他的企业年产值为7亿多元。目前,大周镇从事再生金属回收、加工的有4.3万人,年回收废旧金属200余万吨,生产各类再生金属180万吨。2017年,大周镇实现利税10.3亿元,被誉为“江北有色金属第一镇”。

好政策助推大周镇更快发展

大周产业集聚区。资料图片

长葛瑞佳铝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薛超峰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好政策,大周镇的企业面临快速发展的机遇。前几天, 在河南省“”上,“郑许一体化”的蓝图已经绘就。今年2月4日,,,再次书写商业史上的辉煌。(许昌晨报记者 黄增瑞)

欢迎转发分享!转载须注明来源:许昌晨报微信公众号(xcchenbao)。合作事宜请联系18539039808。

看完如果觉得不错,动动手指点个↓↓↓再走呗……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