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废旧钢铁回收行业应汇集五种力量抱团驱寒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又是一年的三月即将过去,对于从事废旧钢铁回收加工行业的同行们来说,传统“金三银四”的梦想再次被现实所击碎。全国从事废钢铁行业的企业可以说是哀鸿一片,惨不忍睹。新余是江西废旧钢铁回收加工企业最为集中,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地市,同样也是在这轮风暴中遭遇冲击最大,受伤最重,困境最难的地方。面对全国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宏观现实下,新余废旧钢铁企业如何才能捱过去呢?我根据自己主抓嘉锐公司生产经营工作的感受,特向政府和同行提五点建议,即要汇集五种力量,方才能做到抱团驱寒过冬。

  一、当前废旧钢铁行业面临的严重困境


  1、全国废钢铁消耗量持续走低。全国废钢消耗量2011年是9100万吨,2012年仅为8500万吨。2013年略有增长为8570万吨,比2012年的8400万吨增加170万吨,增幅仅为2%。但是随着重点钢铁企业减少废钢铁消耗,废钢铁回收加工企业的经营规模缩减,产能无法全部释放,经济效益下滑,总体废钢铁的回收加工量减少,挫伤了废钢铁加工企业的积极性,已经对废钢铁行业的规范化建设带来不利影响。就新余几家废钢企业主要供货的钢厂如新钢目前已经停止使用废钢,而九钢、安钢等要么是用量下降,要么是价格下降,均影响着废钢用量。


  2、全国废钢铁价格持续走低。2013年重废高点2900元,低点2350元,均价2650-2700元左右。全国废钢看华东,华东废钢看江苏。而从2013年12月份下旬,随着沙钢下调20元/吨废钢收购价格,江苏地区钢厂纷纷跟跌。而新余周边钢厂形势则远远严重于江苏地区。截止三月份,九钢收购价低至2650元/吨,安钢低至2630元/吨,新余钢厂直接停止废钢采购。


  3、新的国家财税补贴政策遥遥无期。国家自2001年开始对废钢铁回收利用实行了“两免一抵扣”政策,即免增值税和进口关税,利用企业用普通发票抵扣10%的进项税,对促进废钢铁行业发挥了很大的激励作用。2009年国家恢复征收17%的增值税,两年过渡,先征后返。2009年返50%,征税于2009年元月1日实施,到2011年1月1日,国家已经全面取消了退税的鼓励政策。从2012年10月份开始,国家工信部、发改委和财政部又在重新开始调研如何补贴废钢铁回收利用企业。2012年10月国家工信部出台了新的《全国废钢铁加工企业准入》新标准,截至目前,国家工信部已经分两批公布了94家企业符合新的准入标准,新余是新余嘉锐工贸有限公司和恒通物资公司两家。尽管条件已经达到,但是国家的补贴政策确迟迟没有下来,这些废旧钢铁回收加工企业已经是望眼欲穿了。


  4、银行信贷门槛提高信贷额度下降。废旧钢铁行业属于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周转运行。但是钢贸企业在经过2008年到2011年三年易贷之后,从2012年开始,在钢贸行业比较集中的上海、江浙一带逐渐出现了企业质押和重复贷款的现象,导致银行收紧了的信贷政策。从2013年开始这一现象蔓延至全国,到去年年底已经蔓延至江西等内陆地区。现在的是原先可以用货场货物或者厂房抵押贷款如今都不行了。年前新余几家已经与银行谈好的用货场货物贷款,年后银行开始反悔不同意了。


  5、废钢行业人才后继无人。初步调查显示,目前新余13家主要从事废旧钢铁回收加工利用企业的员工大约在2000人左右,年龄以50岁左右为主,学历大多在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管理人员年龄平均在40岁左右,学历在高中文化程度左右为主。而随着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和技术化的发展,能操作新的机器,如破碎机、龙门剪断机等新型设备的人才都少之又少。加之,受传统观念“收破烂”的影响,年轻一代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变得越来越少,这已经成为了制约这个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破解当前废旧钢铁行业发展困境的对策


  从国际上废旧钢铁行业发展来开,这是一个朝阳产业,是一个备受国家支持和民众关心尊重的行业。从国内来看,一些地方环境恶化,雾霾天气严重,国家必将进一步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特别是对一些工业城市,将会进一步加大治理措施,而多使用废钢、回收利用城市生活产生的垃圾(报废汽车、报废家电和塑胶)就是减少污染的好方法之一。所以,废旧钢铁回收加工利用企业的业务范围必将扩大,产业路径将会更加清晰,必将会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受到社会的欢迎和喜爱。但是,目前这种严峻现实,则需要废旧钢铁加工企业达成共识,凝聚一心,汇集多方力量,才是能实现抱团取暖,驱寒过冬的目的,才能有机会迎接光辉灿烂的明天。


  一是聚合力——政府机构牵头打造产业联盟。二零一三年随着江苏地区以沙钢、兴澄、南钢等废钢需求大户的华东废钢会议成立,废钢定价权已经向大宗钢厂倾斜;同时,唐山地区钢厂废钢调价步伐也基本一致。钢厂联盟也成为趋势,两大地区联盟的出现也预示着2014年废钢定价权更加向钢厂倾斜。而在江西等地,一直以来,废钢加工企业都处于两头受气状态。对于钢厂,钢贸企业属于以小博大,完全处于劣势,没有发言权。钢厂要么是提高检验标准,要么是大量压积货款,要么两种手段齐用,甚至有时候直接降价收购,废钢企业完全在价格上没有定价权,处于绝对劣势;反之,对于供货方,即小的收货商,又属于以大博小,没有灵活性。一些小的供货商,货比三家,现金结算,反正他们资金用量小,划算就出手卖,不赚钱就囤货,这样几家大的废钢回收企业为了保障钢厂供货就不得不打价格战,这些收购点就从中取利。结果是,对钢厂无能为力,对收购点有力使不上。废旧钢铁回收加工企业陷入两难尴尬境地。


  面对此种情况,最好的方式就是组建产业联盟。对钢厂形成货源联盟,争取定价权和谈判筹码;对收购点,形成价格联盟,争夺主动权和选择权。而新余几家大型废旧钢铁企业也一直都有这种想法,但是由于没有核心,没有倡导者,加之各自企业现状不一样,甚至不同企业顾忌的方面不一样,大家互不出底牌,互不说实话,这个联盟迟迟建立不起来。但是,如今这个行业已经到了生死边缘,如果不尽快解决,我们新余的废钢回收加工企业将可能被其他地方的同行所超越和取代,届时就亡羊补牢,为时已晚。而在这个产业联盟的组建过程中,当地政府是最好的牵头人,居中调度,充当联络人和裁判角色。无论是在牵头的权威性上,还是在游戏规则执行过程中的力度和手段,都具有权威性和可行性。因此,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讲,当地政府机构(或者钢铁产业园)都是最佳人选,并当之无愧。一旦新余废旧钢铁产业联盟形成,凭借着新余13家废旧钢铁加工企业年回收加工废钢铁120万吨的能力,必然在定价权和谈判权上与钢厂和下游收购铺取得一定的主动优势,有效改变目前这种不利局面,同时,对新余这个行业的做大做强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是创新力——共享资质做大拆解蛋糕。随着城市生活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汽车、家电等的使用量和淘汰率必将迅速扩大和提高。从人们的生活质量上来讲,这是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从环保来讲,这必将给城市生活环境带来严重污染。从企业来讲,这又是一个巨大的商机。目前,国家从安全角度考虑,一个城市只给一个汽车拆解资质,家电拆解资质的审核和发放仍然管控严格。但是,目前市场已经存在,如果不提前谋划,一旦新余周边其他地方率先发展起来,必将会形成产业优势,占领新余市场。再次,我建议,应该充分发挥新余现有的汽车拆借资质的作用,通过政府牵头协商,将个别企业手中现有的资质按照股权入股的形式,挂牌租赁。大家共用此资质,先把汽车拆解这个行业做起来,做大做强,吸引周边报废汽车,通过更新设备,提高服务能力,拓宽销售渠道等手段,率先把汽车拆解这个蛋糕做大,然后才考虑如何分蛋糕的问题。如果,一开始就考虑分蛋糕,而不考虑做蛋糕,最终的结果就是无蛋糕可分。同理,新余家电拆解市场也应该依法炮制,快速着手行动,否则,一旦周边市场形成,新余必将错失这项产业的发展。


  三是互借力——巧用信用搭建融资平台。废旧钢铁行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企业,没有充盈的资金根本无法经营此行业。高新区在推进企业发展过程中,设立了奖励基金(包括税收返还和借贷资金)。建议政府机构不直接与企业发生资金拆借关心,可以将这笔钱存入银行,建立担保中心,按照企业还款信誉和税收贡献,进行担保贷款。这样既可以规避风险,也可以放大资金效益,因为银行可以按照一比三的比例发放贷款。


  四是延伸力——产业招商拓宽销售渠道。当前我国钢铁产量严重过剩,正面临着产能淘汰。此时,废钢回收加工企业如果还是只盯着钢厂销售,就显得销售渠道太窄,销量和价格必然不理想。高新区钢铁厂园应该组织这些废钢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或者投资新建几个大型的可消耗废钢的企业,如机械铸造、汽车配件等相关可以消耗废钢的下游企业。这样既可以扩大废钢的销售渠道,也可以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延长产业链。一旦有三至五家这样的企业入驻,必然会为新余废钢企业的发展开阔出一片新天地。


  五是蓄后力——校企合作保障人才供给。新余废钢行业整体人才缺乏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严重影响到了这个行业的发展。随着行业的发展,生产机械化程度会越来越高。就拿嘉锐公司来说,新购买的破碎机生产线和40万吨龙门剪断机,以及辐射检测仪和交易大厅这些都需要有一定学历的人才能操作电脑和机器,文化层起较低的农民工在学习操作这些设备时就会显得力不从心。而受传统捡破烂称呼的影响,一些年轻人远离这个行业,导致本行业人才严重短缺。我在与新余6家较大的废钢企业主交流的工程中,大家都表示出了这种担忧,并具体列出了本企业的人才需求,我初步统计了一下,新余这个行业每年可以消化掉近200名大中专毕业生。所以,我认为,在目前大中专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前提下,新余政府应该牵头,组织这些钢贸企业与新余学院、渝州科技学院、职教中心对接,每年设置一个专业,每年定期招录200名大中专学生,由这些企业提供实习机会和就业岗位,逐渐为新余钢贸企业发展培养后备人才,保障该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