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E+青年公寓 | 被误解的长租公寓,“自律”应该是重点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9-20 17:56:18

伴随着消费升级应运而生的青年公寓,不仅从装修、设备、租金等方面满足了一线城市及强二线城市的城市白领的住宿需求,对于一些共享空间、线下活动的植入,让租房生活变得不再单一。而与此同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的政策,在政策的导向之下市场兴起,青年服务式公寓更是成为了众多企业和风投资本竞相探索的新蓝海。

E+公寓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成长起来。成立于2016年底,定位长租公寓美好生活服务商,第一年在南京开设了第一家门店,并取得了7天满租的成绩。两年时间已开业30+项目,即将开业10+项目,储备40+项目,运营资产超30亿,累计服务10万人群。目前在南京品牌公寓市场,从门店数量上来说,E+已达市占率第二。2018年11月22日完成近亿元新一轮融资,投资方为鹏万资本。

随着供给增加,长租公寓行业已从市场驱动阶段向管理驱动阶段转型,红利不在的情况下,在公寓的科学化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供应链各环节成本效率把控,最终实现品牌溢价,服务增值从而提高行业利润成为接下来行业关注的重点。

“三错配”,看租客终端需求

在E+青年公寓创始人张威加看来,目前长租公寓领域存在“三错配”的问题,即户型错配、地段错配、团队错配。

错配本质上在于不清楚年轻人的需求是什么。在E+青年公寓创始人看来,目前年轻人对于住房的需求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年轻人愿意选择在核心区域性价比较高的产品。第二,在住宿要求方面,年轻女性比男性更愿意花钱在房屋装饰上,对于房间布置的要求比男性高。E+青年公寓秉承的理念便是一切从消费者终端需求出发。

据E+青年公寓线上系统调研数据,在服务过的南京城区的租户中,女性对于品牌公寓的诉求更高,尤其是在对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公寓的安全性、产品舒适性以及服务品质方面的诉求。目前,E+青年公寓的租客中,女性用户月收入将近一半用于租房,男性消费的比例在20-30%。基于此调研数据,E+青年公寓调整女性客群的房屋布局,增加衣柜面积,满足女性客群需求。

一线城市的“爱“与“恨”

E+青年公寓选择一线城市以及强二线城市核心区域位置小而美的项目,单体项目房间数量在30-100间左右。张威加看来,市区内产权合规的闲置资产较多,选择性大,且同时满足消费者需求;另一方面,选择单体项目在30-100间左右的公寓,且面积在600-2100平方不等可以有效节约成本。

目前,E+青年公寓在南京、杭州等强二线城市深耕,对于是否会向一线城市扩张,在张威加看来,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一线城市的存量地产与强二线城市相比有较强的优势,但是在拿地方面,品牌公寓的拿地压力远高于房企。”

之前报道过的安歆公寓创始人也曾提及,目前政策在租赁拿地的审批流程还是相对比较慢,而加之房企本身强大的拿地基因,对于品牌规模化的扩张存在一定的难度。

根据戴德梁行住宅部的报告显示,目前南京市场有较多长租公寓品牌,以集中式管理为主的公寓品牌就有近20家,知名的几家有朗诗寓、贝客等,总房源量近1万套,在二线城市处于领先水平,户型在20-40平方米为主,整体租金水平在1500-4000元/月。

在克而瑞南京机构推出的《南京长租公寓发展白皮书》中显示,目前南京已出让六幅租赁土地,2018年租赁用地占比30%,仅次于北京、上海。南京2018上半年成交量是2017年的60%。南京机构化比例位于第二梯队,涨幅显著,市场容量为212万人。

由此可见,迫于各方面条件制约,长租公寓服务商也正在向强二线城市深耕,南京、杭州等 一线城市周边城去成为了服务商们聚焦重点。

“错爱”的互联网思维

目前,各行各业都在强调“+互联网”,为便于管理和优化服务,线上软件成为首选。E+青年公寓研发了公寓管理系统,从消费者终端出发到用户画像,到选址,再到内部管理系统(行政、财务等)形成产业闭环,用大数据指导和反哺未来长租公寓的定位。

在张威加看来,虽然长租公寓未来潜力巨大,但是用户规模有限,一味通过互联网思维线上框住客户,其实并非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在互联网产业中,以抖音为例,与抖音的几百万用户基数相比,品牌公寓的几十万用户只是冰山一角。

目前,E+青年公寓面对租客需求,近期将会上线小E心选品牌,针对公寓租户群体推出社区团购服务。在社区团购方面,张威加表示不做大而全的团购电商平台,而是作为用户喜好调研平台,个性化定制特定人群的商品。

可以看出,互联网思维不是长租公寓的本质,而应该是为长租公寓润色的手段之一。长租公寓的本质是地产属性,地产的服务人群的最终需求是解决住宿问题。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