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人文】一个年轻人的二手书梦想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请问这里有没有《C语言数据结构》这本书?”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金海攀月有笔记”书亭前,一位男同学问。

“我们这里没有,你可以去书库查询一下。”在书亭内兼职的学生回答。

书库在距离书亭步行不到5分钟的教学楼里,说是书库,其实就是一个楼梯间,不少同学都来过这里淘二手书。这些书大部分是教材,因为有往届学生的笔记,所以蛮受欢迎。

书库的创始人是二工大2010届学生尚晓辉。从买卖二手书起家,如今,尚晓辉的“金海攀月有笔记”书店在二手书市场上颇有影响,线上线下经营二手书的总量超过了100万册。

4月23日,尚晓辉与曹路镇合作的全国首家生态环保阅读书城——“金海书城”面向社区开放。“我们希望能推动全民环保阅读,将‘图书大共享’模式推广到上海各个社区。”尚晓辉说。

尚晓辉在仓库中整理书籍。


书的价值不是一次性的

通过一次次实践与摸索,尚晓辉发现了校园二手书的商机。在大多数学生眼中,书,读完就算用完了;而在尚晓辉看来,书的价值不是一次性的。

二工大教学楼前的小书亭原本是上海世博会宣传亭,世博会后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尚晓辉向学校申请将其改造为“金海攀月有笔记”书亭。为何取这个名字?因为二工大位于金海路上,而卖点是“有笔记”。


小书亭里的书虽然不多,但却是一个很好的展示窗口。“在这里帮忙的都是学校里家庭困难的学生,我们给他们提供一个勤工俭学的平台。”尚晓辉说。


“金海攀月有笔记”书亭的墙上,挂着一块金色牌匾,上写:“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基地”。


尚晓辉正在翻新回收的二手书。


2010年,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尚晓辉就报名参加了学校创业培训班。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学习,他开始对创业感兴趣,相继尝试过买卖“二手棉被”、“平安果”等,只要能想到的,他都会去试一试。机缘巧合下,他加入了二工大“一院一品”创业项目——金海攀月图书有限责任公司,跟随学长一起创业。


公司起初经营钱币收藏的“晓钱阁”、宠物狗业务的“贝贝犬舍”和学生日用品的“为民服务商城”三项业务。


2011年3月,最初创业的8名学生面临毕业,团队内需要一个新的“领头羊”。学院通过选拔推荐的方式,经过仔细考量,决定由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学生尚晓辉担任公司总经理。


尚晓辉到任后,发现公司经营项目有些分散,个别项目盈利空间有限且难以做强做大。


为了寻找出一个可以做“精”的项目,他通过一次次实践与摸索,最后发现了校园二手书的商机。


“一些学生毕业前把四年里用过的书随意丢弃在走道边,而清洁阿姨把这些书当作废品就卖了。那些书大多有九成新,这样实在是太可惜了。”尚晓辉说。


在大多数学生眼中,书,读完就算用完了;而在尚晓辉看来,书的价值不是一次性的。于是,他试着向学长学姐回收旧书,再转手卖出。“刚开始以5毛一本的价格回收,再以原价四折的价格卖出去。”尚晓辉介绍说。


第一次尝试,就让尚晓辉赚到了几千元钱。这让他欣喜若狂,也增强了创业的信心。


于是,尚晓辉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学生,组成了一个小型的创业团队。


2011年寒假,团队成员带着任务回了家——查阅国内外关于二手书市场的情况,尤其是国外的先进经验,随后进行分析对比,以便开学后“做做大”。


可事情并没有按计划发展,开学后,几名队员打起了退堂鼓,4人退出。


但尚晓辉没有退缩,他坚信无论哪种创业模式,过程都是艰辛的,尤其是在最初的探索阶段。铆足劲挺下来,或许就会迎来阳光。


于是,尚晓辉与仅剩的1名成员继续在校园摆摊卖书。他们的二手书业务日渐红火,成员最后形成了8人的团队。


楼梯间里飘出书香味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尚晓辉回收的书籍越来越多,学校为他提供了一个位于教学楼内的楼梯间作为书库。尚晓辉还利用专业优势,研发出一套图书管理系统。

创业项目刚提出时,学校的老师并不看好。“二手书创业能做出些什么?”二工大工学部就业办主任董金龙有这样的疑问,他一度认为尚晓辉的创业有些脱离实际。


尚晓辉和同学自主研发的图书管理系统,能高效地录入、检索书籍。


但尚晓辉要求自己既然要做就要做好。“之前学校里二手书买卖其实很常见,但操作不够规范化。”尚晓辉说。因此,他的团队格外重视分工,有人负责收书,有人负责管理平台、有人负责财务,职责分明。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尚晓辉回收的书籍越来越多,学校为他提供了一个位于教学楼内的楼梯间作为书库,并正式命名为“金海攀月有笔记”书库。


“有了这个地方,事情就好办多了。”尚晓辉说。虽然空间狭小,但校方的支持让他信心更强。


经过尚晓辉的精心布置,原本放杂物的小楼梯间,渐渐飘出了浓郁的书香。


“有笔记”书库中所有的书籍虽为二手书,但却与普通二手书书店中泛黄破旧的书籍不同。在这里,二手书的品相至少在八成新以上,价格仅是原价的四折。


“书的品相非常重要,不能因为是二手书就破破烂烂的。”尚晓辉要求极高。在另一个位于二工大外的仓库中,有一台旧书消毒翻新一体机。这是尚晓辉在书店成立之初凑钱购买的。


通电、开机,将边缘泛黄的二手书放在中间,先压实,再将泛黄的边缘切去约2毫米的宽度。两三下动作,旧书换新颜。“书边与内容之间一般都有一段空白,稍微切去一些边缘不会影响阅读。”尚晓辉说。这样一来,不仅二手书变美观了,也同时对其进行了消毒,保证卫生。


二工大内的书库共有4层、64个书架,书籍被摆放得整整齐齐。书库中大多为教辅类书籍,计算机、数学、化学等各专业的书籍在这里一应俱全,也有部分小说等文学类图书。


最高的书架有10层,要取放在最上层的书籍时需要用扶梯才能够得上。尚晓辉经常爬在扶梯上,一手抱着一大摞书,另一只手将书递到书架上层存放。


二工大大四学生小同是书店的常客,他说自己从大一入校起,几乎所有的教辅材料全部是在这里买的。趁着课余时间,小同又来找一本关于工程制图方面的参考书。已经熟门熟路的他,进门后直接走向坐在门口右侧的工作人员,告知其要找的书籍。后者熟练地从电脑专用系统中查询关键字,不到两秒,系统中显示目前书库内共有10本相关书籍。


“我们有一款自己研发的系统,用于书籍的录入和检索,这里所有的书都贴有编码,只要提供关键字,就可以马上找到该书的位置。”工作人员说。


这一系统的发明者就是尚晓辉,他发现在大量存书中找到确切的某一本书往往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于是计算机系的他与同学一起,利用专业优势,共同研发了这套专用系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推广全民环保阅读

尚晓辉希望能将“图书大共享”模式推广到全上海乃至全国。通过线上、线下共存共进的方式,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养成全民环保阅读的习惯。

“旧书传递,知识传承”,这是“金海攀月有笔记”书店门口的宣传语。在二工大开办多年,书店在本校与附近高校内渐渐有了知名度。“我们公司从没有在宣传上投入过资金。”尚晓辉说。多年来,依靠学生之间的口口相传,书店的口碑慢慢建立,知晓的人也越来越多。


2015年起,尚晓辉逐渐将书店往校外推广,在一年时间内,书店的线上线下交易已经覆盖了上海一半的高校。“我们已经更进一步,面向全社会开放。”尚晓辉说。到2016年,“金海攀月”已经成为上海颇有知名度的二手书书店。


尚晓辉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50%购书者购买的是教辅材料与少儿图书,而这类书籍在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就会被闲置。


让旧书流动起来,对于购书者来说能节约成本,而对于书店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市场。


于是,尚晓辉开通了公众号“22世纪未来生活”,通过这个平台,购书者可以将自己的闲置书籍捐给“金海攀月”,每捐赠一本书,书店会送一张“两折购书券”给捐赠者,可以在购书时使用。“我们希望引导大家拥有用闲置资源换新资源的理念。”尚晓辉说。


在尚晓辉的设想中,22世纪将会是一个倡导环保、绿色的时代,他希望通过自己与团队的努力,面向全社会推广“图书大共享”的模式。


“我们已开拓了网络购书渠道,消费者在网上平台购书后,我们从书库中把书找出来用快递发出,上海范围内隔天就能收到,全国范围第三天也可以收到。”尚晓辉介绍说。目前,关注“22世纪未来生活”的人已有20多万。


“我们希望推动全民环保阅读,这不是口号,是努力的方向。”尚晓辉说,“目标是降低阅读成本,让资源不断地循环使用。”


不过,在尚晓辉看来,尽管网络书店盛行,但实体书店仍是不可或缺的。“线下实体书店更直观,能快速直接地与客户沟通。”


在曹路镇政府的扶持下,4月23日,位于金海文化艺术中心的全国首家生态环保阅读书城——“金海书城”开业。在“金海书城”里,所有二手书以三折价出售。


“我们致力于推广以书换书、环保阅读的理念。”尚晓辉说。未来,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他们的团队,将“图书大共享”模式推广到全上海乃至全国,通过线上、线下共存共进的方式,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养成全民环保阅读的习惯。


值得欣慰的是,尚晓辉所推崇的“图书大共享”的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今年6月,“金海攀月”面向全国的捐书渠道即将开通,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全民环保阅读。


现在,尚晓辉已成立上海虞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尚晓辉说,“创业的同时,还能实现环保、资源再利用,一举两得,觉得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信息来源:浦东时报】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