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残骸”背后的生意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当“共享经济”的热潮渐渐退烧,很多红极一时的共享单车纷纷退场,随着平台退出运营,大量占用城市空间资源的“共单”,又成了许多城市的“共愁”。残破不全的“共享残骸”堆积成山,的确是大煞风景。


不过,只把“共享残骸”的帽子扣在共享单车身上,未免有失公允。君不见,共享KTV、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共享家具......大多在泥沙俱下后,留下了一地鸡毛。不少专家学者、企业家都站了出来,纷纷指责共享经济的泡沫与弊端。


“我却要感谢这场泡沫,幸亏这些财神,我今年才能过个肥年。”对于人们无不头痛的如山残骸,“收废品”的阿超却悄悄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将它们占为己有,并从中淘出“金矿”。


全城扫荡专捡无主“共享残骸”



我赚钱的方式,就是寻找最值钱的垃圾。”阿超告诉懂懂笔记,虽然在外人看来,收废品又脏又辛苦,但却很挣钱。2016年底,为了扩大业务规模,他在观澜租下了一片近3亩的空置地,将废品站整体搬迁,并逐步实现正规化运作流程,“当时是想着这个行当会越来越有发展机会,员工也从几个人扩充到了20多人。”


“从去年初开始,我们就发现很多破旧的共享单车,停在路边没人维护,或者被大量遗弃在村角巷尾。”阿超寻思,假如这些共享单车要是坏的,那么回收起来当成废品卖,也能值不少钱。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当时并没有着急下手。直到去年入夏后,工人告诉他网上到处都在传某某共享单车倒闭,他便让人仔细搜集了这些新闻,发现好几家经营公司真的都已经倒闭了。


既然公司都倒闭了,那么这些废旧单车就应该没人要。因此,他便带着员工,走街串巷回收这些共享单车。然而,在回收单车的同时,他却陆续发现了更多废弃的“共享残骸”:坏了的共享雨伞,随意丢弃在关外的共享KTV框架……


“为了能够尽快将这些垃圾拖回观澜(废品站),我还专门租了两台大货车。”员工们也经常加班,只为了能够抢在同行之前,将这些意外发现的“宝藏”占为己有。


将这些“共享残骸”拉回废品站之后,心思缜密的阿超并没有急着将它们变卖,而是告诉员工,将这些“垃圾”找个地方堆填起来。他告诉懂懂笔记,虽然这些“废品”的经营主体已经倒闭,有的更是被随意丢弃,但还不能够完全确保其没有主人,先放上三个月等等看有没有机构前来认领。他说:“如果有机构认领,那么就只能还给人家,没有机构认领,那就是我的了。”


光是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就已经“占领”了这个回收站二分之一的面积,其他的“共享残骸”更是将阿超他们的员工宿舍重重包围。据粗略估计,站内这些未经处理的“残骸”,堆起来重量就已经超过了1500吨了,材料主要以金属、塑料、人造革为主。


“但堆放了很久,也没见有谁上门认领。”于是几个月后,阿超让员工开始拆解这些“共享残骸”。并通过分拣,重新挖掘所谓“残骸”。


“共享残骸”能榨出不少残值


“因为数量多,所以拆解和分拣都是特别繁琐的工作。”阿超告诉懂懂笔记,在大量回收来的共享单车里,员工首先要将还能用的车辆挑选出来,部分因为在使用过程中遭到人为破坏的,要根据损坏的情况进行妥善维修。维修单车前,有智能锁的要拆除、销毁定位芯片,没有智能锁的不用费事,维修好直接喷漆。如此一来,一辆辆“崭新”的自行车就诞生了。



“但这毕竟是少数,还有很多都难以修复。”他表示,每十辆回收回来的共享单车里,能够找到成色较好、损坏较少的,最多只有一辆。而许多没链子、缺齿轮、车轮扭曲的,都只能当成废物处理,车身部分用机械压成金属块,塑胶部分粉碎成颗粒,而部分含有通信SIM卡的智能车锁,也被单独拆出保存,“不知道这些便民的交通工具,怎么会被破坏成这样,我们都觉得可惜。”


除了共享单车之外,共享KTV也是十分值钱的铁皮“盒子”。阿超和员工陆续回收的几十台共享KTV中,有些是在马路边免费“捡”的,有些是在商超里面低价收购来的。而这些共享KTV的品牌,几乎都是来自广州一家生产企业。


“很多代理机构买了这个(指共享KTV),发现并不赚钱,还要交商超租金,索性就扔了。”更有些代理商直接把设备就“遗弃”在商超里不管不问,拖欠租金。无奈的物业方只能将这些设备变卖给废品回收站,以挽回部分租金损失,“这么大个铁盒子,收一个只要100来块。”


比起共享单车,共享KTV可谓全身都是宝。铁皮可以压制成金属块;三面玻璃都可以整块拆出清洗干净;电子设备还可以拆出测试,将好的元器件保留下来;就连KTV里的两个耳机和话筒,也能改装下让员工们带回家用来听歌、K歌。


“虽然都很值钱,但拆解的工作却充满风险,也很辛苦。”阿超告诉懂懂笔记,许多共享KTV由于常年没有维护和保养,加上广东潮湿的气候环境,里面的铁制配件大都生锈。因此员工在拆解分拣的过程中就要十分小心,不然就很容易被这些配件伤着。“一开始不懂,还有的工人被割到手要去打破伤风疫苗。”阿超说。


而同样的问题,在回收来的共享雨伞里也存在。因为许多雨伞都是放置在公交车站供用户使用,所以经历了日晒雨淋,人为破坏之后,很多雨伞的支架都锈迹斑斑,许多伞面也破旧不堪。而放置共享雨伞的太阳能板也多是残缺不全。


“但最危险的还是拆解共享充电宝。”大量被集中遗弃的共享充电宝,用的都是“飞某腿”品牌的锂电芯,在行业内的知名度也比较高,所以阿超也让员工将充电宝拆解,收集完整的锂电芯。


而剩下的塑料部分粉碎或丢弃备用,阿超说:“但这东西容易炸,所以拆解的时候,工人们都很小心,场边堆放了许多拆出来的电芯,我每天也都是心惊胆战。”


对于普罗大众而言,在共享平台退场之后,这些堆积如山的“共享垃圾”,便成了影响正常社会秩序的废弃物。但对于阿超来说,大量“残骸”却是他最近半年多来的财富来源。


他告诉懂懂笔记,虽然会担心有“主人”找上门,交涉擅自回收的问题,但与其让它们烂在大街和河沟里,还不如让“残骸”产生应有的残值,更何况这些“垃圾”都是被“主人们”所抛弃的。这样一来,这些经过回收的产品既能产生积极的作用,也不会妨碍人们的日常生活。


但是,让这些并不具备专业规范能力的草根废品站,“承担”起回收“共享垃圾”的工作,似乎并不妥当。因为一不小心,许多对公众有潜在危险的产品或物品,也会随着回收和流通,重新流向社会。


拆解后“共享残骸”销路宽广


“如果当初把这些东西当成废品卖,那就太浪费了。”总是能够变废为宝的阿超,并不担心这些“共享垃圾”的销路会成问题。他告诉懂懂笔记,在所有回收的“共享残骸”里,最先脱手的,是那些能修好的共享单车。



经过喷漆之后,这些焕然一新的“自行车”,被一些区域采购商大批量买入,然后销往那些不曾投放过共享单车的乡县地市。


修好翻新之后,基本上看不出是共享单车,收购价一辆30元~50元。”阿超表示,许多来自云南、宁夏、甘肃等地的采购商,都将“自行车”运回当地落后市县,以二手自行车的名义进行销售,市价大概为80元/辆~100元/辆,因为物美价廉,因此颇有市场。甚至还有买家采购之后,大量在淘宝或闲鱼等电商平台上销售,公开交易。


另外,一些从损坏的共享单车上拆下来的零件,也被当成配件进行清洗抛光,然后以低价卖给省内外的自行车配件商。而这些二手配件,也会以超低的市场价格,快速流向各大县市的自行车修车摊。阿超说:“就连智能车锁里的报废SIM卡,也都有人想买,但拿去干嘛我就不知道了。”


至于那些从共享KTV上拆解下来的电器元件,有部分销往华强北,被电子配件商买下,另一部分通过在深圳做生意的外籍商人,销往印度及东南亚各国,成了普通市售的电器配件。还有部分较为成型的影音模块、主板,就卖给了东莞等地生产KTV点播设备的厂家,进行“回炉再造”。


“就连粤东一些电器街的(店家),也经常会来淘这些废弃元件,买回去当电器维修的替换零件。”至于那些从共享KTV上拆下来洗干净的大块玻璃,有部分已经被拿去制成了门窗。剩下的铁皮,就和那些损坏的共享单、雨伞骨架一起,被压成铁块,按吨卖给了废铁收购商。


而那些整天让阿超心惊胆战,生怕会爆炸的锂电芯,也以10元/块的价格,卖给了关外一些生产山寨充电宝的小作坊。通过重新加装外壳,贴上OEM品牌,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全新”的充电宝。他告诉懂懂笔记,这些市场标价五六十元的组装充电宝,其成本不足15元,但电芯的确是牌子货。“有厂家送了我两个(充电宝),但我到现在都不敢用,真替买了的人捏把汗。”阿超苦笑。


就在和阿超交流期间,总有买家络绎不绝地致电给他,想要购买金属压块和电气配件。他兴奋地说,从去年初到现在,短短半年多时间里,整个废品站通过回收“共享残骸”,赚了大概180多万。也创下了历年来营收纪录的新高,员工们的待遇水平也因此翻了一番。


“别看不起收废品的,也别看不起(共享)垃圾的残值。”这话有点儿道理。处于井喷期的资本市场,捧红了共享经济,从单车,充电宝、雨伞,甚至到汽车、马扎、篮球......大量创业项目都希望能够在共享经济的大潮里分得一杯羹,并成就一番事业。


然而,从去年中开始,共享市场进入淘汰期,许多共享项目在“阵痛”中选择退场。经历了大手笔大投入之后,却最终留下了一地鸡毛。懂懂笔记曾在《那些烂尾的共享:黯然退场后留下一地鸡毛,谁来善后?》一文中指出,大量不成功的共享项目所制造出来的大量商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社会的负担。


然而相关部门在这些“共享残骸”的管理和规范上也是明显滞后的,暂时没有一套完整的指导规定,导致了共享产物成了没价值、没人用、没人管的“新三无产品”。


如今,包括阿超在内的很多废品收购商,都在着手回收“共享残骸”。虽然这种回收行为暂无法可依,也存在侵犯他人产权的风险,但废品站在挖掘这些产品残值的同时,却间接减少了其给社会带来的负担。


面对着大量共享经济所遗留下来的“残骸”,有人欢喜有人愁。这些无序和浮躁所带来的社会负担究竟创造了什么价值?这些价值与付出成本是否成正比?需要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近日,共享单车行业内的融资消息频频传出。继早前哈罗单车被曝即将获得超过10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后,1月24日,又有消息称,摩拜单车也已经完成新一轮融,融资金额恰巧也是10亿美元。

  对此,摩拜单车官方在回应此传言时,并未明确否认。而是指出,这是市场传言,不予置评。不过,有媒体称,摩拜的该轮融资是准确的,但是流程并未走完,该轮融资由新股东领投,部分老股东跟投。

  值得注意的是,在早些时候,也有ofo内部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ofo在进行新一轮融资计划,由阿里所主导。那时,也有媒体指出ofo的融资金额同样也为10亿美元。

  共享单车行业融资传言不断

  不过,这些融资传言都没有得到官方的证实。有知情人士透露,此时这些共享单车企业有融资的消息传出,是想要引起投资方的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摩拜、ofo的上一轮融资还要追溯到2017年的夏天。2017年6月中旬,摩拜宣布完成了超过6亿美元的E轮融资,创下了当时共享单车行业单笔融资的最高纪录。不过,仅仅过了一个月之后,ofo就以超过7亿美元的融资,刷新了当时摩拜创下的记录。

  在此之后,摩拜和ofo就再无融资的情况更新。而尽管此前ofo有多次的融资消息传出,但却无一落实。

  2017年7月份,有媒体报道,ofo正在筹集10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该轮融资由日本软银领投,滴滴跟投。随后,又有媒体报道,在2017年9月22日ofo莫斯科的展会上,ofo联合创始人杨品杰向媒体透露,ofo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融资谈判,融资的规模可能超过10亿美元。

  不过,这些终究成为了传闻。据ofo内部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日本软银集团早在2017年9月在ofo做完了尽调,但是之后就没有消息了。

  ofo最近的一笔融资传闻发生在2018年的1月份,当时,传闻ofo所进行新一轮的融资计划,由阿里主导。此后,也有媒体称,该轮融资因一位股东迟迟不肯签字而尚未完成。

  不仅如此,此前还有消息称,ofo早期投资人、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已将其所持有的ofo股份全部卖给了阿里巴巴。

  哈罗疑似敲定10亿元融资

  与ofo、摩拜一样,近日,哈罗单车也被传出了10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1月22日,有媒体表示,哈罗单车将落地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蚂蚁金服、复星以及部分老股东继续参与投资。与此同时,根据媒体报道,哈罗单车还会引入重量级的投资者。

  虽然该消息并未得到官方的证实,但是,近段时间,在ofo、和摩拜都没有融资新进展的情况下,哈罗单车于2017年底分别先后获得D1、D2两轮融资,融资总金额超过33亿元人民币,分别由蚂蚁金服和复星领投。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下半年哈罗单车完成了4笔融资,GGV、成为资本、蚂蚁金服数次跟进,要知道,就连ofo和摩拜,在2017年下半年也只各自完成了一笔融资。

  2017年下半年开始,共享单车的格局裂变。行业内一大批二、三线企业纷纷陷入了困境,资金链断裂、无法获得融资、押金难退等问题纷纷而至。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当时的哈罗单车选择与已经上市的永安行(62.760, 0.38, 0.61%)合并。有不具名的共享单车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哈罗单车和永安行的合并,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了他们的灭亡。

  合并后的哈罗单车得到了阿里的青睐,2017年12月4日,永安行发布公告称,低碳科技与上海云鑫、上海龄稷及其他投资人签署了《增资协议》,约定上海云鑫、上海龄稷及其他除上市公司外的投资人共同对低碳科技增资人民币23.04亿元,其中上海云鑫、上海龄稷分别对低碳科技增资人民币19.86亿元、人民币0.2亿元。永安行放弃增资权,上市公司持有低碳科技的股权比例下降至11.9267%。增资后,上海云鑫在低碳科技的持股比例上升至32.0467%,成为第一大股东。这意味着,蚂蚁金服也成为了哈罗单车的第一大股东。值得注意的是,在ofo和哈罗单车的融资传闻中,都可以看到阿里的身影。

  合并后的哈罗单车也与ofo、和摩拜一起共同瓜分着共享单车市场。虽然哈罗单车远远不及ofo、摩拜的市场份额,但是它在二、三线城市占据着一定的市场。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哈罗单车已经进入宁波、杭州、厦门、武汉、南京、长沙、青岛等180多个城市,投放车辆数接近500万辆,注册用户为5400万,日订单超1000万,同时还进入了140多个景区。



长按或扫一扫二维码,免费申请创建微网站!

商会圈


简介:商会圈是全球商会网(股票名称:商会网络,股票代码:832480,www.netcoc.com)研发的一款云技术平台,为全球商协会提供“微商会”自媒体的在线创建,促进会员交流,并形成跨商会的社交数字媒体平台,为企业提供社群营销和金融服务。

长按或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商会网


简介:商会网是全球首家商会圈社交网络,服务于全球数百万家商协会和中小企业。上海商会网网络集团下属社交、新媒体、电商、金融等事业部,以移动信息化为主要手段,推动全球化商务社交、电商和金融服务。推出的知名财经论坛包括商会大会、资本汇论坛等共计每年100多场,公司在上海、北京、浙江、广东等国内各地,以及东南亚、澳洲、中东、美国、英国等全球各地设有商会合作联盟等30多个工作站。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